找到相关内容1032篇,用时2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神会与妙悟

    ,正容以悟之,使人之也消。”所谓“人貌而天虚”倒是形象而逼真地说出了庄子对主体要求,就是顺从天地之道。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语言与思维在帮助人们增进对外界了解同时,也使人类臣服于客观法则,使人...无法认知世界真谛,惟有直觉冥会才能入其就里,与道合一,使心灵得到自由。《庄子·秋水》中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认为语言与意会...

    袁济喜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1991571.html
  • 道德系统中德性

    具有真实德性的人,不管处于何种境遇,都将追求自己认定善;在面临各种选择之际,总是择善而弃恶。即使自我独处,各种外在约束暂时不存在,也无苟且之。以德性为本源,行善(道德实践)成为人现实定势。换言之...意向、情感等方面展现为确然定势,同时又蕴含了理性辨析、认知能力及道德认识内容,从而形成为一种相互关联结构。这里固然亦涉及知、情、等方面,但在德性结构中,这些规定并不仅仅具有心理学意义。作为...

    杨国荣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3791874.html
  • 池田知久:孔子宗教批判

    。   孔子“鬼神”批判   《论语?述而》中有下面一条著名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里“怪”是“怪异”之,“神”是“鬼神之事”** 。据此文,孔子是不讲“鬼神”。其原因,我们...《论语?雍也》有: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在此,从表面上孔子说“敬鬼神”,实际上达到是“远之”目标。本章“民”并不是人民之(何晏《论语集解》引王肃...

    池田知久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4091883.html
  • 我认识世界 ——对冯契广义认识论一种解读和引申

    ,即是对这些秩序、结构某种揭示。)这些秩序、结构与认识对象交互作用产生认识内容,即意念(或简称为“”)。意念具有两重性,它既不是纯粹主观(即完全由认识主体所决定),也不是完全客观(即完全由认识...能力)、“物”(认识对象)、“言”(概念、命题)、“”(认识内容)四项是“我-认识-世界”具体化。   心(灵)之为心(灵),在于“觉”。心(灵)不仅能够觉他而有认识对象,并且能够自觉其为认识主体...

    刘梁剑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5592084.html
  • 以公益心去做佛教事业 宋代佛教慈善事业

    看管居养院外,还有兼具居养安济之养济院,创置于宁宗嘉泰元年(1201),亦轮差僧行各一名,主掌点检粥食。明州于理宗宝佑五年(1257)设有广惠院,以收容寡孤废疾者,其规式是管院行者月支米一硕,盐菜... 宋代佛教寺院与地方公益事业 本文将分为宋代佛教与地方建设事业和宋代佛教与慈善救济事业两部分来探讨佛教与地方社会关系,藉以说明佛教在宋代社会所扮演积极角色,肯定佛教对于社会正面功能和...

    佚名

    |佛教观点|慈善|宋代寺院|公益|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14393289.html
  • 以公益心去做佛教事业 宋代佛教慈善事业

    现钱置质库以为该寺行者将来剃度购买度牒之用,俾有所承继,以免后继乏人,立意甚佳。和州除由僧行看管居养院外,还有兼具居养安济之养济院,创置于宁宗嘉泰元年(1201),亦轮差僧行各一名,主掌点检粥食。...   以公益心去做佛教事业 宋代佛教慈善事业   宋代佛教寺院与地方公益事业   本文将分为宋代佛教与地方建设事业和宋代佛教与慈善救济事业两部分来探讨佛教与地方社会关系,藉以说明佛教...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3170093595.html
  • 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可汗传说》有关问题考辨

    诏书”、“敕书”之名词形式biltyrgylyk。《传说》语言特点正与回鹘汗国时期突厥语东部方言特点相吻合。   此外,应在这里一并提及是,动词第三人称条件式在《传说》中为-sa/s形式...   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可汗传说》有关问题考辨   巴黎藏本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可汗传说》,是一部记述乌古斯部族勃兴史以及回鹘汗国早期历史民间文学作品,创出自闻名乌古斯部族。...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4493811.html
  • 禅七与禅宗

    对他老人家聚足无量信心,对他老人家提话头聚足了无量信心,一心一来关照这个话头,一心一来提醒这一念,时间长了,也许磕着碰着,仍然可以跟他老人家一样,可以彻底照见自己本来面目,不枉自己得到了...   禅七与禅宗   印顺法师   内容提要:参禅打七,祖师旧例;用功办道,全靠自己。昼夜六时,把持严密,因缘时至,桶底落地。   作者印顺,深圳弘法寺方丈。   在许多宗教中都...

    印顺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4294078.html
  • 《大乘百法明门论》口述记

    意思在里边儿。整个佛法都是工具,这样,也就是说舍弃!这样一来,大家就该记住,乘有两,一个是运载,一个是舍弃。   百法,这个“百”是数目字,一百。这“法”字呢,梵语为Dharma,读作“达摩”...人意志而转移,这也是“求不得”。根尘交接时,心识不去相合也不行。   2、作。即注意,留意。或者说“作”是兴起念头。在九华山,每晚学僧们都要静坐一柱香。而我呢有点儿特殊,我呆在自己房中。一次,...

    刚晓法师

    |法相|唯识|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2/09082994600.html
  • 藏戏与汉族戏曲比较研究

    往往在这些地方用重墨浓彩加以夸饰。戏曲   得意忘象,汉族戏曲中鲁智深螳螂眉和藏戏中亚玛更迪半白、半黑面具,都不是对象本身所具有,而是创作主体抓住了人物各自神态之“迁想妙得”而来。他们为了最大限度地突出人物神情意态,在生活原型基础上作了大幅度夸饰和变形。由于创作主体执著于追求人物本质之,对人物外形之象反而淡忘了;接受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直接感知也是人物之神意,而非生活之原象。脸谱...

    刘志群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595206.html